前记

说起来,我已经很久没有写随笔了。

初高中时,但凡有些心事,整晚不能自已,我可能空出一整个晚自习,从7点到10点半,就只用来写写记录。我称之为随笔而非日记,原因它是并不像日记那样记录生活的琐事。它更像是想要用纸笔记下的,一些细碎的记忆。
自认为我的记忆力很差,只有是用笔记下来的片段,我看着文字才能回忆起细节。记忆深处是我不想回忆的青春,情到深处大概会泪流满面。

原谅我罗里吧嗦讲了这么多的闲话,或许注意到这篇的你只是想进来看看故事,但我还是想继续唠唠嗑。大学两年,我没有再记随笔,没有深刻的感情记忆也就没有必要去记录。这篇算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篇对我来讲真正意义上的随笔,也是第一篇可以说公开着的记录。(能公开也说明,我已经不当它是秘密了)

也许是因为太过思念,也许是想逼着自己放下,总之趁着记忆将近模糊不清,把它写下来,还能保留保留一阵子。

而公开大概是希望自己能够释怀吧。现在,可以开始讲讲故事了。


记事其一

客观的来讲自己是个身体瘦弱的人,从初二以前,多多少少很受欺负,再加上自己很多事情都是闭口不跟家里说,选择自己承受,久而久之便有了些许抑郁。初二那会分班后,有幸高中保送本校,便有时间思考自己。
抑郁的人大多世界是灰暗的,很多时候我也挺想轻生一走了之。身边或许许多人还不错,但抑郁的人看不到别人能见的光亮,而更多是对他人的不信任。这种不信任使得他们封闭内心来保护自己。而想走出抑郁,除了试着接触世界,还要有一个能聆听他内心的人。

初三之时,其实自己基本上在崩溃边缘了。或许人前欢笑,在所有人面前乐观生活,但实际上确是最悲观的人。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,草草的结束虽然是解脱,但似乎对不起太多。我不知道我性格中十分在乎他人感受的一点是在何处形成的,但起码它在我濒临崩溃的时候给我还吊了一口气。

我开始尝试写下一些细碎的记忆,而当时坐在我后桌的女孩子恰巧看到了一些。可能是对异性有一点亲近感吧,而且似乎可以试着去说说自己不愉快的往事。晚自习的时光变成了传小纸条的时间。

对这个同班但陌生的女孩子的印象最早来自于她的同桌,也是我最早认识的这个班的同学(分班前就已经认识了)。在初二时他便吐槽过他的这位同桌,于是乎最早其实对这个女孩子有刻板的糟糕印象。后来因为调换座位意外的坐到了他们的前面,而又是意外地被看见小秘密,认识了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人生最为重要的人。

保送生的初三预科时光是十分轻松的,没有中考的压力再加上进度极慢的高一课程,我有了闲暇的晚自习。莫名的相信和无保留,在自习时传递的小纸条,成为了我们交流的时间和平台。或许是因为有人开导,或许是因为有人愿意倾听,又更或许她没有泄露我的秘密,相信有了回报,总之心里的结得以被说出,坦然了不少。一个抑郁的孩子的灰暗世界,有了一点点的光照了进来。

“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”,传递的小纸条大概是我第一座与外界联通的桥梁吧。

我清楚的记得,初三快结束的时候,我与她说,是她救了我。我开始明白,很多事情不能憋着,容易憋坏。而对于一个心扉紧锁的人来讲,仅仅需要一个能在旁安静听他唠嗑,不会泄露秘密的倾听者。

到高一时,我们两个可以说已经成了非常好的朋友,可以完全信任的去交换心里的秘密。我初三开始写下的随笔只给她看,看我零碎的想法,看我点滴的回忆。高一已没有那样空闲的晚自习,而且换了位置后座位离她也不近,小纸条变成了每天半夜的短信。每个月300条免费短信总觉得不够用,睡前半小时的聊天也觉得不够长。我发现自己逐渐开始依赖她。

谁说男孩子一生都只能独立自主,成为别人的依靠?男孩子大概也都希望有人可以倚靠,有个心灵的港湾吧。

此时的抑郁大概已经消磨了大半,而当分班到来之际,却到了分开的时候。

我很清楚的记得分班原文理填表前的晚上,大概也是这整段记忆里最清晰的片段。她成绩不好,就在理科也可能被调去另一个班。那晚听她要选文科,心有不舍,在絮絮聊了半个小时后准备睡觉互道晚安后,我大概是精虫上脑,短信里表白了。

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动了心,但也不重要。只是一个激灵在互相说舍不得的时候迫使我说出了“喜欢你”这三个字。她的舍不得是因为,我是她整个初高中最好的男生朋友;而我的舍不得,成分复杂,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喜欢。
真正喜欢上了一个人是什么感觉?我到现在也说不明白,大概是心理上依赖,人群中寻找,能为一人等几年吧。

表白是单方面的表达心意,不需要对方回应要不要在一起。我很久之前的短信聊天之时就与她谈过高中早恋的事,我们意见一致,都是不谈。那天晚上我告诉了我的喜欢,告诉了她我愿意等到高中毕业再等她的回答。大概是吓到了她,又和我絮絮聊了1个小时。现在回想起来,很愚蠢的是我凭什么有资格劝她学理干涉她的人生大走向,当晚的互诉衷肠把人家从学文拐回学理。虽然隔天的志愿填报书又拐了回去,但这是我人生中差一点犯下的大错。

记事其二

分开在所难免,哪怕教室仅仅就差不到20米我也觉得无穷遥远。抑郁还没好的孩子只能忍痛继续走接下来的路,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孤独。好在老人机起码还能发发短信,还能给我与她聊天的机会。每每有烦心事就会去找她,她也乐于分享她的生活,她的烦恼。漫漫长夜下孤独感有被消解,短信传递着是两颗悸动的心。

她大概也不知道我因她改变了许多吧。曾经乱乱的抽屉在她走后变得无比整齐,我会因为她而很认真的在意形象,放学运动完无论如何都会回寝室冲澡换衣服。有时候我能在人群之中准确的找到她,偶然相遇的概率似乎也大了不少。或许便是缘分到了,又或许是心有灵犀,不自觉就猜对对方身处何时何地。

所谓“你一牵我舞如飞,你一引我懂进退”大抵就是知心吧,两个人能互相理解对方心中的话语,能为对方排忧解难。

此后我还是有写随笔的习惯,只不过更多的不是自己的烦恼,而是自己的想念,还有与她的点滴回忆。整个高二也发生了许多事,但经过了那一抹光亮,灵魂大抵坚韧了许多,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之时也看开了许多。最终我也走出了自己的抑郁。

许多人人前欢笑,大抵是不愿将自己的悲伤带给他人。而到高三之时,走出阴翳的我终于能表里如一,心里也能笑看世界,笑看人生。

记事其三

时间过得很快,20年的疫情转好后,转眼就快高考。按我们学校的惯例,考前最后两月,我们可以自行复习,自习也可以在楼下的空教室。文科班也有在那儿自习的,我们终于又一次坐在了前后桌。不过这一次,她是前桌,我是后桌。
或许是高考将近,感觉到即将来临的分别,最后的时间里我还想再为她做些什么。她数学很差,我也在那段最后的时间里,尽力帮她提分。

大概是高考倒计时12天的时候,晚上与她聊天的时候,得知她未来的想法。她觉得大学还不能保证未来能一直走到底,还不想谈恋爱。那晚我彻夜难眠,于是过一天的晚自习,在随笔中写下了人生第一封,也是唯一一封情书。

我不知道未来我们会改变多少,我还会不会遇到其他同样值得那么珍惜的人,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等四年、七年,或者更久。我能珍惜的只有当下,那个已经说喜欢,甚至愿意担起责任说爱的她。

高考结束后的那天,在她离开的时候,我将我的随笔,连同我的记忆都给了她。两年多前的短信表白可能有些随性,但高考后的自己,选择当面说出了喜欢。

我害怕离别,怕我如果鼓起勇气去抱住她后我会泪如雨下,会让她看到狼狈的模样。而又过了两年的现在,后悔不已。或许再来一次,我可能倾尽勇气,也要紧紧的抱住她吧。

记事其四

一个暑假悄然过去,9月14我告别了福建,告别了漳州,来到了我的大学。而她还就在那儿,只去了厦门。我原以为故事就此结束,何曾想隔天的早上,凌晨的信息会让我痛哭流涕。

一连串的消息,告诉着我她的心意。我也没曾想过高二时她会对我动心,她也不曾觉得一个人会喜欢她那么久。她没有拒绝我,也没有接受,只是觉得还没有饱经风霜,还不能保证未来。

人生大概如此参差,不经意便错过了,而很有可能再也追不回来。我或许还是幸运的,在人生低谷之时,能有这样的知心友。

“愿谁记得谁,最好的年岁”或许太悲,“等不到你的雪月风花,我们的爱有时差”或许过于浪漫,想来想去,大概也是刚好,也是最好的时间遇见了你吧。


后记

两年过去了,看着身边许多人出双入对,但也不羡慕。大学有长达一年多的时候一直想谈个恋爱。而现在蓦然回首时才发现,自己并非需要,而是心里少了个人,急于能填补罢了。

无论友情,亲情,恋爱,终究是人与人间的深层的陪伴与依赖。而构成这样的关系,没有长久的接触交流,很难让我心里有所悸动。大学的松散社交大多构成的是短时的交流,而非初高中那样同班同学朝夕相处,实在不能够有很长的时间去积淀一份感情。

这或许是我的缺点,也大概因此大学不会谈恋爱吧。

这几天回忆的时候,发现真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,很多细节随着随笔不在手中就已经不记得了。我想了好几个晚上,一点点的回忆细节,回忆过往的曾经,忍不住流涕,发现自己真的好想好想,好爱好爱。或许,就是所谓白月光吧。

有些记忆想被深埋是不可能的,一直希望自己放的下,但最后发现根本不可能。由此写下回忆,纪念那段,不该放下的青春。